“星星的孩子”——这个称呼令“自闭症”出圈,也让更多人开始了解、关注自闭症儿童。在广州,“特殊需要儿童”(以下简称“特需儿童”)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下,正迈出与社会融合发展步伐。
10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州市越秀区融爱之家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融爱之家”)、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多特瑞携手关爱基金联合主办,“心融合·星飞越”第三届广州市融合文化节在番禺区举行。
这是一场倡导社会关注“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交流活动,这里汇聚了一群热心社会公益的爱心人士。当天,数十家关注“特需儿童”成长的爱心企业、关注心智障碍者的公益组织,在融合教育领域的专家、学校代表,以及特需儿童家庭等近600人次莅临活动现场,为关爱特需儿童的身心成长及融合教育工作等问题群策群力。
为“特需孩子”精心打造展示的舞台
当天下午3点,“心融合·星飞越”第三届广州市融合文化节拉开帷幕。由特需儿童及其家长、特教老师、志愿者等带来的舞蹈、相声、钢琴演奏及普特融合表演等节目,将本次融合文化节推向高潮。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大部分特需儿童来说,台上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他们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
“孩子在台上表演的这一瞬间太珍贵了!”一位特需儿童的妈妈表示,虽然孩子在台上表演的动作跟老师教的不一样,但他能够不排斥,并开心地站在台上(转圈圈),已经是一种成长的突破。“作为家长,我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喜。”
据悉,从第一届开始,每年的融合文化节都坚持开展特需儿童文艺节目汇演。“所有节目的创意、排练及演出都由这群可爱的孩子和他们的监护人、学校老师、机构等承担。我们希望通过文艺汇演的形式,向大众展示特需儿童最真实的一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特需儿童来说,融合教育更是他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部分。
广州市番禺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陈海苑主任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对普通儿童、对社会大众均有重大意义。“融合教育在帮助特需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同时,让普通学生也学会接纳跟他们不一样的同伴,让社会更美好!”
“爱的种子校园融合包”助力成长
特需儿童融合教育,不仅有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协同合作。有见及此,融爱之家特意结合本次融合文化节,举行“融爱童盟”成立仪式。这是一个帮扶特需儿童的爱心企业大联盟,当天有将近20家热心企业成为首批成员单位。据悉,本联盟的建立旨在凝聚更多社会力量,持续关注特需儿童,同时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将特需儿童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多渠道、多维度地向社会传播。
活动现场,广州青基会秘书长凌远庆为“爱心小天使”颁发荣誉证书。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今年4月联合融爱之家在腾讯公益平台共同上线“爱的种子校园融合包”互联网筹资项目。
该项目旨在募集善款制作融合教育服务工具包,助力有融合教育需要的学校开展校园融合倡导课,为心智障碍的孩子营造良好的校园融合环境与氛围。
活动当天,融爱之家联合爱心企业共同为“爱的种子校园融合包”互联网筹资项目进行义卖工作,联动近100名爱心人士支持项目筹款,全天共募集善款4810.08元。
欢迎各位爱心人士
踊跃支持
“爱的种子校园融合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