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习习,秋已至~新学期开学不知不觉已一个多月,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少先队广州市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广州市少年宫共同主办的“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学校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市少年宫各领域的骨干教师和教职工,陆续走进从化区、增城区的乡村学校,为孩子们带来创意音乐、美术、武术、媒介素养等丰富多样的课程,让孩子们感知、体验、发现艺术之美,提升审美能力,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更好地服务基层学校。
走进从化区罗洞小学
9月27日,“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学校项目走进从化区江埔街罗洞小学,为同学们提供文艺、美术、体育、科技、少先队、融合教育、媒介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等8个类别课程,服务学员近800人。
音乐室、篮球场、操场边,处处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无论是创意音乐课、舞蹈课、拉丁舞课,还是讲究团队合作的篮球课、中国风拉满的武术课都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孩子们在科技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巧妙的实验,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物理原理变得生动有趣。
创新课程,如“魔术”体验课,让孩子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开启智慧新篇章;“情绪小怪兽”等心理课通过游戏、绘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座驾精灵汽车创意手工课”带领孩子们在观察、创作的过程中,提升想像与创意能力。
如何让孩子们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在网络素养课上,老师以本宫教师团队参与编写的全国首本进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网络素养》教材为依托,通过课程游戏、情景讨论、案例分析、绘制作品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安全、健康上网。
不少乡村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网络素养系列课程,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掌握了健康、安全上网的技能,接下来也要努力提升媒介素养,争做中国好网民。
走进增城乡村学校
10月19日,“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学校项目走进增城区正果镇岳村小学、派潭镇第二小学、派潭镇高滩小学,这次公益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创意音乐、瓦当拓片书法体验、武术等课程。
缤纷的文体课,趣味多
在充满创意的文体课堂,老师们精心设计丰富的课堂项目,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不同的快乐。创意音乐课上,孩子们深入了解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学习到如何欣赏音乐、如何唱歌等专业知识;瓦当拓片书法体验课,孩子们用毛笔在纸上描绘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运动与游戏健身的结合,为武术课堂增加更多趣味……
增城区岳村小学 书法课
派潭镇高滩小学 武术课
科技大课堂,奇妙多
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感受科技创新,体验科技活动的快乐,提高科学素养。在“奇妙高塔”课程,小组成员们有的负责准备材料,有的负责设计造型,在搭建高塔的过程中感受物理与数学的知识结合;“奇趣水世界”课堂,在水的实验探究中,同学们发现了水的奥秘,并充分体验学科学的乐趣。
派潭镇第二小学 “奇趣水世界”课堂
网络素养课,引导健康上网
防止少年儿童沉迷网络,引导他们健康上网,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重要课题。在网络素养课,老师带领同学们绘制出自己的作品,在玩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素养。
派潭镇高滩小学 网络素养课
本次“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学校还给孩子们带来啦啦操、《你像什么植物》、《玩掉烦恼 玩出好“心”情》等创意课程,都受到同学们的喜爱。
据悉,“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学校项目自2023年7月启动以来,已多次组织市少年宫的老师们走进从化区吕田镇中心小学、吕田镇第三小学、江埔街罗洞小学,以及增城区正果镇岳村小学、派潭镇第二小学、派潭镇高滩小学等乡村学校。
接下来,市青基会、市少年宫将持续推进该项目,面向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等广州市乡村振兴重点地区的乡村小学,围绕文艺、美术、体育、语言、科技、少先队、融合教育、媒介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等9个类别课程,通过“阵地、活动、队伍”赋能,提供素质教育相关服务,旨在助力“百千万工程”农村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乡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 | 广州市少年宫
责编 | 陈贵长 陈奕麟
初审 | 吴敏婷
编审 | 凌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