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一场专为少年儿童打造的“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暨“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爱心义卖活动在广州市第三少年宫举行。
活动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指导,广州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黄埔文化(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现场设置了艺体展示展演、传统文化体验、非遗文化展示、爱心义卖等项目,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与,在欢乐的气氛和浓浓的年味中传承传统文化、增添运动活力、激发全运热情、助力乡村振兴。
本次庙会还同步发起了“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爱心义卖活动。义卖收入将全部用于“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自2023年启动至今,该项目已服务广州、湛江、信宜等地乡村地区少年儿童超25000人次。
多彩活动,迎接首个“非遗版”春节
活动在一场气势磅礴的醒狮表演中开场。威风凛凛的“狮子”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氛围。
在展演展示区,市少年宫学员精心演绎广东音乐经典曲目《旱天雷》,高胡、二胡、扬琴、琵琶、阮等乐器相互配合,充分展现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更深深承载着岭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悠扬的旋律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
市少年宫师生现场带来诗歌朗诵《志愿之光,璀璨全运》,以激昂的语调讲述志愿者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激励更多人投入到全运会的志愿服务中,同心协力为全运会的顺利举办贡献力量。随后,由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带来的武术表演,剑、刀、棍、拳各种套路轮番上阵,刚柔并济,一招一式尽展风采,将现场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在传统文化体验区,红包DIY、挥毫写福等传统民俗活动备受欢迎。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体验滚轮章、拓印,再加上自己DIY的吉祥纹样,制作出一份独一无二的、蕴含着最诚挚祝福的红包。
市少年宫的师生和国家一级美术师、黄埔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育等书法家一起挥毫泼墨、起笔运腕,在横竖撇捺之间,写下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而蹴鞠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在庙会上重现活力,参与者们在玩乐中感受运动的乐趣,点燃运动激情。
在非遗展示区,广州市第一中学附属詹天佑小学、海珠区知信小学、番禺区石碁镇小龙小学、凌边小学、黄埔区港湾小学、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东校区)等学校纷纷带来了师生非遗作品展示。漆扇制作、乞巧工艺、剪纸团扇、葫芦灯、剪纸灯笼、拓印、粤剧脸谱、书法、版画、风筝制作、醒狮文化……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示和体验,让家长和孩子们近距离领略和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
“今年是春节入选非遗名录的第一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在迎春的庙会上能看到那么多非遗作品,还能体验非遗手工制作,让这个春节更加有意义。”参加活动的市民表示。
爱心义卖,为乡村少年儿童点亮星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庙会同步发起了“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爱心义卖活动。
现场,多个摊位纷纷拿出精心准备的作品参与义卖,为开展乡村少年儿童的校外素养教育筹集更多资金。
最吸引眼球的是由广州市少年宫特殊学员们制作的绒花、杯垫等手工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专注与努力,展现出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
面对精巧而又充满意义的义卖品,家长和小朋友们纷纷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少年儿童校外素养教育。“用我的零花钱能为乡村小朋友的学习成长尽一份力,我觉得特别高兴。”参加庙会义卖活动张小玲小朋友表示。
本次活动义卖收入将全部用于“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该项目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指导,广州市少年宫联合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旨在把优质校外素养教育课程、活动、阵地、平台等资源输送到乡村学校,提升农村少年儿童综合素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自2023年启动至今,项目已服务广州、湛江、信宜等地乡村地区38所乡村学校(含教学点)、提供1010课时,服务乡村地区少年儿童超25000人次。
“本次活动是广州市少年宫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枢纽平台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我们联动黄埔区文冲街道、黄埔文商旅(广州)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银行开发区中心支行、市内各中小学等单位,共同为‘星光计划’汇聚更多社会资源。”广州市少年宫党委书记魏晓丽表示,2025年,“星光计划”继续出发。“在团广州市委的指导下,广州市少年宫联合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搭建乡村少年儿童素养教育平台,联动更多高校、区级少年宫、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元的校外素养教育,推动构建乡村教师能力提升支持培养体系,促进城乡校外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助力更多乡村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通讯员 | 穗团宣
责编 | 吴敏婷 陈贵长
初审 | 吴敏婷
编审 | 凌远庆